特约评论员/朱波
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。会议认为,今年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,各地区各部门聚力攻坚,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,经济呈现向好态势,社会信心持续提振,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,社会大局保持稳定。同时,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,外部冲击影响加大。要强化底线思维,充分备足预案,扎实做好经济工作。
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为经济工作定调定向,既展现出对发展大势的清醒认知,也充分彰显了以战略定力驾驭风险挑战的治理智慧。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,我国经济巨轮唯有坚持战略清醒、保持政策定力,才能在风浪中行稳致远。
战略定力体现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。会议提出“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”,这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破题之策,也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必然选择。从加快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到创新设立债券市场“科技板”,从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培育新质生产力,发展经济政策的“工具箱”始终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脉搏。这些举措是以系统思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布局,展现出把握经济规律的深度和改革创新的力度。
政策定力根植于精准施策的治理艺术。会议部署既包含了“适时降准降息”的宏观调控手段,也涵盖了“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”的结构性改革;既有“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账款”的底线思维,又有“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”的前瞻布局。所有这些多维度施策的治理智慧,不仅可以避免“一刀切”的简单化倾向,而且也突破了“单兵突进”的局限性,通过财政、货币、产业、民生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频响应、共鸣共振,将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合力。
改革定力源自于刀刃向内的勇气担当。从“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”到“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”,从“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”到“完善稳就业政策工具箱”……每一项改革举措都直指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。这种勇于打破利益藩篱、敢于触碰深层矛盾的改革魄力,正在为经济发展扫清制度障碍,为市场活力释放创造更优环境。正如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出的“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”,彰显了在危机中育新机的政治智慧。
站在经济复苏的关键节点,我国经济的航向已然明确。要保持“乱云飞渡仍从容”的战略定力,坚持“致广大而尽精微”的治理智慧,以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,用改革魄力突破发展瓶颈,夯实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,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劈波斩浪、勇毅前行,努力交出一份令人鼓舞的成绩单。(朱波)